汉服为什么叫汉服?

299 2024-03-12 13:40

一、汉服为什么叫汉服?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又称衣冠、衣裳、汉装。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中国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1]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

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中文名

二、抹胸汉服齐腰汉服区别?

抹胸汉服和齐腰汉服是两种不同的汉服款式。

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上衣设计:抹胸汉服是一种上身只有一块布料覆盖胸部的款式,类似于现代的抹胸。而齐腰汉服是上身和腰部相连的款式,上衣会延伸至腰部。 

2. 腰部设计:抹胸汉服由于没有腰身设计,所以腰部没有束缚感,整体较为宽松。齐腰汉服则有明显的腰身设计,能够突出腰部线条,更加修饰身形。 

3. 穿着方式:抹胸汉服通常需要配合其他衣物一起穿着,如裙子、褶裙等。齐腰汉服则是一件独立的上衣,可以单独穿着。 

4. 风格特点:抹胸汉服的设计较为简约、清凉,适合夏季穿着,常用于舞蹈表演和夏日活动。齐腰汉服则更加庄重、典雅,适合正式场合,常被用于婚礼、宴会等场合。

 总的来说,抹胸汉服和齐腰汉服在上衣设计、腰部设计、穿着方式和风格特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选择哪种款式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穿着场合。

三、汉服都有哪些汉服吧?

正品汉服店:重回汉唐、国色芳华、汉尚华莲、挽纱坊、倾杯序、清泓记、清雨小桥、心上秋、有香如故。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侧,故称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根据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种类。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连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为它上下相连,“被体深遂”,称之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长衫等,这类属于长衣类。

四、家用缝纫机推荐?

选三个中价格低的就行 ,我的原则够用就好,另外,再唠叨一句,这个预算,可以买一台重机110缝纫机,+重机rs20锁边机了,586+1880=2466,比买贵缝纫机更实用,做细节更好,最后分析以上三个机型,80,197个线迹,70W功率,1348元,9100,402种线迹,有的手写线迹是最大特点,70W功率,2500左右,6805 300线迹,90W功率,吃厚好,转速高,有自动剪线为最大特点,2398元,忘了6805还有一个工厂联保五年,9100二年,重机工厂保一年,

五、洛阳汉服和西安汉服区别?

洛阳汉服和西安汉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和的1. 区别:洛阳汉服注重传统性和复原度,而西安汉服更注重创新和现代性。

洛阳汉服是以复原汉服为主要目标,致力于还原汉代的服饰风格和细节,力求尽可能地重现古代的原貌。

而西安汉服则更加注重对汉服的创新,在保留古风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让汉服更贴近现代审美和生活需求。

2. 洛阳汉服在制作工艺和材质选择上更为严谨和传统,追求历史的真实性。

而西安汉服在款式设计和配饰上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时尚感,不拘泥于传统限制。

洛阳汉服活动主要围绕历史文化传承展示,强调古代的礼仪和庄重感,而西安汉服更加倾向于时尚展示和青年文化交流。

总之,洛阳汉服和西安汉服在对汉服的追求和发展方向上存在一些区别。

而无论是哪种风格,汉服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通过对汉服的传承和推广,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古代文化,同时也为现代社会增添了一份独特的审美魅力。

六、科普,如何区分正盗汉服,盗版汉服是不是汉服?

凡是标题带古装仙女服班服之类的,就是山寨。三四件一套才一百多两百块的大多是山寨。

复刻品在形制上可能会出现错误,例如中缝不齐、没有接袖、裙头过宽、裤腿较窄、后领翘起等。

正版汉服绣花是手工绣,针线密度高,图案漂亮特别仙。而山版的汉服绣花一般是机打的,密度比较低,设计也不太美观。

正版的汉服裙摆飘逸,布料摸上去很舒服,穿起来很仙。山寨版的汉服有裙摆过小或过大的问题,整体不协调。

正版的汉服版型流畅,穿上去显身材,看起来很美观。山寨版的汉服穿上去松松垮垮的,真个人看起来没有气质

送质量不是很好的宫扇,眉心贴,发带,流苏发簪等等,不是正版,俗称盗版六件套

七、汉服种类?

主要有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圆领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先秦,群雄逐鹿天下百家争鸣,至公元前221年,秦嬴政统一天下才开始稍有安定。废周六冕之制,着玄衣纁常,百官带高山冠,法冠武冠,披服佩绶,但法学、道学、儒学、玄学渗透各个层面,所以秦是一个保守与开放相矛盾杂和的时代。衣着便也是相应的单调。以袍为典型样式,有曲裾直裾,生活中大部分为大襟窄袖。

八、汉服常识?

1. 汉服是指中国古代的服装风格,尤其是汉朝时期的服饰。2. 对于了解汉服的人来说,汉服常识包括:汉服的种类、款式、颜色、穿着方法、配饰等相关知识。3. 进一步延伸,自古以来,汉服一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热爱汉服文化。

九、汉服全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直接继承自秦朝,如汉蔡邕《独断》卷下: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十、汉服制式?

汉服作为传承了四千多年的华夏族传统服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布料、纹样、款式、裁剪方法、制作工艺等不断地推陈出新,款式越来越丰富,样式越来越精美,内涵越来越丰富。从历史上看,汉服不仅在礼制上越来越完备,不同历史时期的汉服也有着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从黄帝的“垂衣裳而天下治”,到商周冠服制度逐渐形成,再到秦汉时期汉服形态日趋完善,汉服越来越成为华夏民族的鲜明标志。经过魏晋、隋唐、宋明时期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汉服的品类、长短、肥瘦、款型、色彩、纹样及视觉效果不断地更新换代,领口、袖口、带式更是千变万化,最终形成了数百种之多的汉服款式。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汉服在外观上如何变化,千百年来其承载的核心思想和民族精神没有变,甚至其基本的制式也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今天,史普君就从服装制式的角度出发,跟大家聊一聊汉服的三种最基本的制式——上下分裁制、上下连属制、上下通裁制,它们所对应的汉服代表形制分别是:衣裳制、深衣制、袍衫制。这里的制式与形制是有区别的,制式主要是针对服装裁剪制作的手法而言,而形制主要是指服装制作完成后的样式。中国古代汉服的形制不光包含服装的款式,更包含着装的制度,是华夏文明礼仪规制的重要体现。

01 衣裳制(上下分裁)

衣裳制,又称上衣下裳制,即把上衣和下裳分开来裁剪制作,上身为衣,下身为裳。这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是汉服体系的第一个款式,“衣裳”一词就来源于此。上衣为交领右衽,下裳围合包裹下体,皆以带结系,这也是汉服最基本的特征。

上衣下裳制相传始于黄帝。古代文献和出土的人形陶器证明,最迟在商代,上衣下裳制已经形成。先秦时期天子大夫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所穿的冕服、玄端,都是典型的上衣下裳形制。秦汉至明末,无论服装如何变化,上衣下裳始终是历代男子礼服的最高形制。可以说黄帝的这个设计,深远地影响了中华民族服装发展的历史走向,且把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文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具有深刻的符号学意蕴。

上衣下裳制的特点是上下分开穿着,既方便生活,也便于劳作,所以适应性很强。后世流行的上襦下裙、上袄下裙,普通百姓所穿的上衣下裤,本质上都可以归属到上衣下裳形制中。

上衣下裳制是汉服的最早源头,也是汉服最基本和最正统的形制,深衣制、袍衫制都是在上衣下裳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是上衣下裳制的变形。

02 深衣制(上下连属)

深衣制是先将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然后再将两者相连缝合,即上下连属,使之“被体深邃”,形成一个整体。深衣上下分裁是为了遵循上衣下裳的古制,而将上衣下裳缝成一体是为了方便,同时可以把整个身体包裹严密,使之深藏不露,既反映了中国“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反映了汉民族内敛含蓄、包容万物的文化品格。

深衣制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服饰形制,也是汉服中传承时间最久远的形制之一。先秦时期,深衣已经在社会上普遍流行,上自天子百官,下至平民布衣,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职业贵贱均可穿着。两汉时期曲裾深衣和直裾深衣的流行和普及,使得深衣成为汉服中最具形象标识的形制。宋代著名学者朱熹通过对《礼记》深衣篇的考证和研究,制作了朱子深衣,为深衣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和形制要求,并赋予了深衣更深厚的礼制文化内涵在历史上影响很大。

深衣制是汉服体系中最值得探讨、研究的一种形制,它大气儒雅、中正肃穆、裁制讲究,可以说是汉服体系的核心精髓所在。

03 袍衫制(上下通裁)

袍衫制即袍服制,其裁剪方法明显区别于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不再分上衣和下衣分别裁剪,而是通身直裁,上下并无接缝,自然一体。既有前身和后身全部通裁的,也有取前身或后身一面通裁的。袍衫制汉服通体直裁,既节约布料,又方便缝纫,且造型流畅自然。唐宋的襕衫,往往在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襕”,一般认为这道横襕是出于对上衣下裳这种祖制的恪守和尊崇而刻意加上的。

据考证,通裁类汉服至少在汉朝初年就已经出现,早期主要作为内衣而存在。魏晋南北朝后,开始作为正装穿着于外。隋唐至明末,通裁制汉服十分流行,款式众多,男女皆可穿着。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圆领袍、襕衫、直裰、道袍、褙子、比甲、鹤敞、飞鱼服等都属于这类形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