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了买玩具,大街上撒泼打滚,怎么办?

淘宝易批发网 2022-05-25 03:47 编辑:解紫 56阅读

造成这个原因,

1.是从出生养起的习惯,当孩子不懂事时,以哭为反抗要求得到满足,比如饿,冷,热,不舒服等等,日久成习惯,长大后在哭的基础上,增加上打滚碰头。

2.孩子由老人带过,当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在有外人的情况下,哭闹打滚,要挟老人和大人。为防上孩子哭闹影响别人,大人一般妥协答应孩子的要求。但当孩子得到满足后,会误认为这是个达到目地的有效办法。

解决的办法,

1.无论孩子如何哭闹,坚决不给予满足。并明确告诉他,应该买的一定要买,不应该买的直接拒绝,不予理睬。

2.可以暂时买上,回家后立即当孩子面砸烂,这个有些残酷。但教育孩子很震撼,基本一次治好,很少有孩子再犯。因为你用不合理手段强迫大人得到的东西,我也可以让你失去。不惯孩子毛病,教育孩子学会期待,等待,期待,等待越久,得到的东西才越珍贵。让孩子学会越想得到的东西,越要等待。这世界上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1)孩之宝玩具2022新品:

你好,我是悦然,既是一名宝妈,也是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讲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孩子为了买玩具,在街上撒泼打滚,做妈妈的感到既生气又为难吧?纠结买还是不买,买,怕宠坏孩子,不买,又怕伤害孩子。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我要我要”类型孩子的表现

产生这个行为的原因和危害

怎样既不纵容孩子又合理满足孩子的需要,调整孩子的行为。

一、“我要我要”类型孩子的表现“妈妈,我可以要这个玩具吗?”,“我要买这个,我就要这个!”,这些话听起来有些耳熟,我们常听到,这种孩子俗称叫“我要我要”类型的孩子。

孩子路过什么店了,比如冰淇淋、小蛋糕、巧克力等等吵着要,甚至有时凭空想起来什么东西也吵着要。

上次看到一个5岁的小女孩撒泼打滚哭闹着要买东西,爸爸不买她就不起来,她爸爸在旁边看了三个小时真的没买。

旁人说这个父亲这么能忍,但那父亲内心的煎熬,应该为人父母的都能想得到。

二、产生这个行为的原因和危害1.这个行为奏效

孩子之所以会有撒泼打滚,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TA在之前要吵着买东西的时候,用这一个方法,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会招架不住投降,买东西给TA。

2.否认孩子的感受

孩子很想要一样东西,父母或大人否定他的感受,说:“不要不要,这有什么好玩的”,孩子说:“我要,我要,我就要!”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看见,如果不被理解,会产生抗拒和愤怒。

3.一种权力之争

孩子在试探父母的底线,看看自己的话有多有效,父母是否会听考试探自己在父母心中有多重要。

陷入权力之争的孩子,误以为父母答应自己的要求才是爱自己的,这时候要是否买一样东西,已经不仅是要这样东西,而是证明父母是否爱自己,证明自己是否重要。

这种行为如果没有及时制止会对孩子的心理、自尊和行为都产生很大的危害,如果要什么买什么,会让小孩养成任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如果孩子要什么也不给他买,会让孩子感受到深深的挫折感和不被爱感,在以后遇到一件想要的东西时,不能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不善于处理情绪。

那么我们有什么样的方式,既可以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又不纵容孩子见啥要啥撒泼打滚的行为?

三、调整孩子撒泼打滚见啥要啥行为的方法1.预先说明要求

在外出买东西的时候,跟孩子说清楚今天可以买几样东西。比如要跟孩子去逛超市,就跟孩子说:宝贝,你今天可以挑一个礼物。

这孩子要两个礼物的时候提醒TA:“孩子,你可以挑其中一个”。

2.对孩子的行为表示理解

孩子如果很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表达理解。我们看看这两个妈妈行为,看看哪个妈妈是表达理解:

孩子:妈妈,我想买口香糖。

第一个妈妈:不能买,小朋友不能吃那么多口香糖。

第二个妈妈:妈妈知道你喜欢吃口香糖,不过我们今天要买牛奶和面包。你能不能帮妈妈把口香糖放回去?非常明显,第二个妈妈对孩子的想法表达理解。

3.用幻想的方式实现愿望

孩子的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会比较容易接受现实。

孩子:我要这个超人积木。

爸爸:我真希望能够变出一盒超人积木!爸爸看到你真的很喜欢,你生日的时候,要不要买超人积木做礼物?

4.试着抱一抱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要经常给予孩子拥抱、亲吻等身体上的接触,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和幸福感。并关注和留意孩子的情绪,及时给予回应,让孩子感觉到爱意和亲密。很多情况下,当父母不是针对孩子的要买东西的行为,而是针对孩子要买东西背后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的原因时,父母更能够帮助孩子改变见啥要啥,撒泼打滚的习惯。

这孩子撒泼打滚哭闹时,蹲下来跟孩子说:妈妈爱你,我可以抱你吗?

结束语,所有孩子不当行为背后都是渴望被爱被接纳被看见,渴望归属感和价值感,在孩子有不当行为时,我们问自己:孩子的行为想告诉我们什么?

我是@悦然育儿心理,宝妈,家庭教育讲师,心理咨询师,关注我,一起研学育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