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业的前景如何?

淘宝易批发网 2022-06-08 09:59 编辑:申文 52阅读

移动互联网的今天,传媒前景肯定是不错的。当然,互联网多媒体的发展把传媒推到了大变革时代,有挑战便有机遇,给了我们研究思考变革整合的空间,让我们有了用武之地,为此,传媒非但前景不错还大有作为!

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传媒业正面临其存在以来最深刻的重构:一方面,获取信息越来越快捷便利让人们喜悦地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红利;另一方面,人们既在信息爆炸的现实里感到困惑和迷茫,也在越来越去中心化的媒体中失去了社会认同的坐标。

在未来,传媒业将会经历怎样的裂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又将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方兴未艾的知识付费,又将走向哪一条转型的车道?

我们当下时代存在一个让大众感同身受的事实:信息爆炸。在信息化时代来临前,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数量有限。信息匮乏成为普通个体的一大痛点。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全社会层面的席卷,信息爆炸、信息泛滥早已取代信息匮乏,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特征。个体面临的痛点,从信息的匮乏与缺失变成了缺乏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以及缺乏在这些信息中去伪存真的能力。

对未来传媒业的判断,很多人使用了纷繁不同的概念:中心化、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等等……同一化和个人化,是为了新闻产业不可忽视的难以逆转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同一化”。同一化是指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让人类共同体的概念正从想象变为现实,导致个体所关心的信息地域被无限放大。正如当下的中国网民“对中国乃至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领域发生的新闻都会产生了解与获取的欲望。从美国的总统大选,到澳洲新西兰的奶粉价格上涨,乃至某个欧美偶像明星的私人生活,都会引发大量受众的关切”。

因此,对人类共同体的感知,一方面导致个体试图获取的信息量呈几何指数增长;另一方面,信息量的扩大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资讯提供者。不过,生产者的数量增长并没有提高资讯内容的质量。存在着大量的重复信息、剽窃而来的信息。同一化,在导致信息大量增殖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信息垃圾。

其次是“个人化”。个人化是指信息的分化不再基于传统媒体机构的内容编排方式,而是基于个人偏好。目前,按照个人偏好进行资讯分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大行其道,尤其是基于个人兴趣、地域、工作领域的定制化,已经有大量受众将其作为常态化的资讯消费方式。

个人化迎合了当下私人订制的用户需求,但不可忽视的是,“过度的个人偏好算法、资讯获取的圈层化可能造成社会互信破坏、固有成见加深、共识割裂”等问题。新闻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是通过为社会提供自由舆论的场域同时,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因此,个人化走向极致后,其实是与新闻业的理想与目标相悖的。

同一化与个人化的确能带来数量意义上的“信息民主”,但制造垃圾信息以及瓦解社会共识等弊端也不能被忽视。未来的新闻业一定不再是单纯地向受众报告事件,因为它的门槛已经越来越低,而是向受众提供对事件有价值的观察与分析框架,呼唤新闻价值本位的回归。

在传媒领域,争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没有意义“我一直认为,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划清界限没有任何意义”。

一方面,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来看,受众并不在乎内容的来源与渠道,而是在乎内容的质量。所以,“其实不应当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分,而只有做得好与做不好之分”。

另一方面,从内容生产者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生产者方面早已实现了“融合”。许多新媒体的大量主力工作者本就出身自“传统媒体”;同样,传统媒体本身也在朝着新媒体的方向进行转型实践。所以,内容质量的优劣,归根结底在于内容生产者自身的素质高低。

目前,许多媒体都在朝着“中央厨房”式的内容生产形态进行融合。“无论处在哪个时代,那些内容生产质量更高、对受众需求感知更敏锐、产品和技术迭代更快更好的媒体内容产品,就更有希望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财新打造自己内容产品的思路,同样基于产品的内容逻辑而非划分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媒介逻辑。基于多年来不断的高质量新闻报道,财新周刊和财新网作为国内财经类报道的权威信息来源,已经建立了很坚实的品牌和受众基础。而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财新周刊App同样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目前两个App累积下载量已经接近2000万,成为目前核心用户群进行消费的一个新的主要渠道。

“载体形式显然并不是新闻内容生产的核心,内容生产的核心逻辑并没有改变,依然遵循‘5W1H’原则”。所谓的5W1H,是指新闻的内容生产逻辑遵循着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人员(Who)以及方法(How)这六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搭建内容框架。

只有依据经典的“5W1H”原则形成新闻产品的核心内容后,用何种载体对核心内容进行呈现才构成一个重要的思考议题。“如何让内容以最适合的呈现方式出现在不同媒介载体上,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改进的工作”,并且在不同时期,“最适合”的答案也会不断变化。

在媒体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坚持自己的风格和保持开放式的变化永远是媒体实现发展和裂变所必须依赖的基因。内容长期以来以准确、客观、严谨、克制的风格著称,在不同的媒介上这种内容风格始终如一。但在保持风格的同时,并非意味着财新不会做出任何改变和适应,走向封闭。相反,无论是在文字长短、行文结构,还是在多媒体内容制作等方面,财新的内容都在不断演进。

知识付费的风口,变化很快。知识付费在近两年来风生水起。不仅产生了一批以售卖知识为生的、更加专业化、碎片化的“意见领袖”,也产生了以知乎Live、得到、分答、喜马拉雅等有影响力的知识付费平台。似乎在传统的教育培训(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与普通的免费信息获取的中间地带,产生了一片内容丰富多彩的新生知识的领地。

对于平台来说,许多“慢公司”视知识付费为平台实现用户变现走向盈利的重要战略;对那些以大V为代表的知识答主而言,它们个人的长期知识储备如今有了一个可以实现变现的机会与窗口;而对于大众来说,只需要付出一点费用,就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到你想感兴趣的任何知识内容。

因此,这块处女地被迅速地占领,各方角力其中。即使如豆瓣这样的“慢工出细活”的公司也打造了知识付费产品“豆瓣时间”,白先勇说红楼梦的内容营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佳绩。知识付费也逐渐成为新闻中的高频词汇,北美留学生日报宣布打造知识付费平台“出国大课堂”,新世相上线了“新世相读书会”,就连咪蒙也开课“教你如何实现月薪五万”。

面对知识付费领域的方兴未艾,不论知识付费以何种面貌出现,所谓的“知识”本质上也是内容。“知识付费也好,新闻付费也罢,消费者都是在为‘于己有用’的内容才会发生付费行为。目前,知识付费课程大多集中在财经、投资等自己多年深耕且专业性强的内容领域。

从知识答主的角度看,知识变现同样遵循着“二八效应”。头部大V由于具有名人效应更加容易实现商业变现,而对于底部海量的答主而言,即便他们的内容有价值也无法通过现有渠道实现变现。同时,由原本拥有专业性知识的草根崛起为拥有一定社群粉丝号召力的大V,其实际转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何释放底部海量知识的商业价值有待思考。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非常迅速。这其中,有获取专业性知识的教育需求,有获取名人八卦隐私的娱乐需求,有打磨消耗时间的心理满足需求,有扩展人际关系的社交需求。需求的多样性和用户对其中某个细分领域的疲劳都导致知识付费的“风口”变化很快。

从知识付费平台的角度来看,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改变。随着用户逐渐走向冷静、目的变得更为明确、要求更高,原有的扩大知识付费品类、提高内容丰富性的策略将逐渐失效。可以预见,未来知识付费模式将沿着社交化、强运营、垂直化、精细化等方向继续发展。

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好的内容终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样,在资讯类新闻落寞的同时,以深度调查报道为代表的新闻媒体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它越来越需要更有力的渠道分发和呈现包装,从而实现其影响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是当下最好的注脚。